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

Flos Arco 半个世纪的经典 - Castiglioni


设计师阿奇列.卡斯提庸尼(Achille Castiglioni),是位生于米兰,卒于米兰,享寿八十有四的义大利设计大师,在他长达五十七年的设计生涯中,配合过的厂商条列出来足可编成一本完整的设计品牌名录,从Alessi,Brionvega, Flos,Olivetti到Lancia,Zanotta,Cassina,Bernini,Daneses…,设计过的产品更是包罗万象,从家具,灯具,电器,事务机器,乃至于汽车,都曾留下Castiglioni涉猎的足迹。






   
这款1962年为Flos设计的Arco Floor Lamp,不仅是Flos的创业成名之作(一直到现在,Castiglioni过世已四年,Flos的首页上还写着Ciao Achille,thank you for everything,和他调皮的半掩面肖像,代表Flos对一代大师的怀念),而且毫无疑问的,它已成为抛物线灯(后简称抛灯)的经典范例。

    
一个视觉游戏

    
头一次看到Arco的人,对它的第一个感觉通常是:它会不会重心不稳翻过来?的确,对一支抛高(抛物线顶点)达250cm,宽度超过2米的大家伙来说,视觉比例上,高不过50几公分的底座似乎不怎么够份量,再加上Achille玩了一个视觉上的游戏,选择了灰白色大理石做底座,更让它显得有些岌岌可危;为了突显这种材质重量对比上的趣味,Flos还曾在媒体广告上安排了一位半裸猛男吊挂在Arco的灯杆上。

    
大概很少人知道,这款和Flos公司同龄的立灯,在Achille Castiglioni设计发想之初,是要当做餐灯使用。

    
欧洲古迹多,超过百年历史的民居更是司空见惯,在这些老房子里,要做任何的配线装潢,不仅有法令上的限制,更有实际上的困难,这也形成欧洲人不习惯在家里做固定光源的习惯,因此,一盏不需要从天棚布线又可以随意移动的餐灯就显得有它的必要性,而特别高的弧顶高度则是为了让人可以从下面走过去。







    
三种高度变化

    
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状态,不锈钢灯柱分成伸缩三节,可以做三种不同的高度变化,底座则是白色的银狐灰大理石,上面的圆孔则是出于搬运上的考量,最精采的还是灯罩的设计,乍看简单的球形灯罩,实际上是由一个顶上打满圆孔的半球,外套上另一只3/4球的镀铬灯罩所组成。

    
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并简化了灯罩与灯柱间关节的外观问题,让造型更加简洁单纯,顶上的打孔一方面解决了灯泡的散热问题,再者,亮灯的时候,透过圆孔斜照出的椭圆形光影,让它不只是一只餐灯,更有ambient light(气氛灯)的不同感觉,同时也呼应了圆形灯罩的设计主题;往下是光线集中的主灯,往上是光线柔和漫射的ambient light,一盏灯可以有两种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,岂不妙哉。

    
少即是多


    建筑师Mies说:少即是多(Less is More),Arco就是绝佳典范;很多人从字面上解释,以为所谓现代主义的精神便是东西做的简单就好,那完全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;为了成就简洁精炼的外观,其所顾虑的层面,背后所做的努力非常多,这才是Less is More的真正意义所在。也难怪四十年过去,Arco始终有它无法取代的经典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