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4日星期六

2010年9月1日星期三

iPhone > iPad > iBoard > iMat > iHouse ?

2014 之后会不会有i-house ?





来源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ZeroScratch?v=photos#%21/photo.php?pid=277438&fbid=147050218662382&id=125775644123173

成为富翁的八个步骤

成为富翁的八个步骤

有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、高收入家庭的专利,要先有足够的钱,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。事实上,影 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,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,而不是资金的多寡。

美国人查理斯·卡尔森在调查了美国170位百万富翁的发家史后写了一本名叫 《成为百万富翁的八条真理》的书。

卡尔森所总结的、成为百万富翁的八个行动步骤是:

第一步,现在就开始投资。他在书中说,在美国,六成以上的人连百万富翁的第一步都还未迈出。 每个人在迈出第一步时都有一堆理由,但其实这些理由都只是自己在找无关紧要的借口。有人也许会说:“没时间投资。”卡尔森说:“那你为什么不减少看电视的 时间,把精力花在学习投资理财上?”

第二步,制定目标。这个目标不论是准备好小孩子的学费、买新房子或50岁以前舒服地退休。不 论任何目标,一定要定个计划,并且为了这个计划全心全意地去努力。

第三步,把钱花在买股票或基金上。“买股票能致富,买政府公债只能保住财富。”百万富翁的共 同经验是:别相信那些黄金、珍奇收藏品等玩意儿,把心放在股票上,这是建立财富的开始。

第四步,百万富翁并不是因为投资高风险的股票而致富的,他们大多数只投资一般的绩优股,慢, 但是低风险地敛财。

第五步,每月固定投资。使投资成为自己的习惯。不论投资金额多少,只要做到每月固定投资,就 足以使你超越2/3以上的人。

第六步,坚持就是胜利。调查显示,3/4的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5年以上,将近四成的 百万富翁买一种股票至少持有8年以上。股票买进卖出资本频繁,不仅冒险,还得付高额资本税、交易费、券商佣金等,“交易次数多,不会使你致富,只会使代理 商致富。”

第七步,把税务局当投资伙伴,善用之。厌恶税务局并不是建设性的思维,而应该把税务局当成自 己的投资伙伴,注意新税务规定,善于利用免税的投资理财工具,使税务局成为你致富的助手。

第八步,限制财务风险。百万富翁大多过着很乏味的生活,他们不爱换工作、只结一次婚、不生一 堆孩子、通常不搬家、生活没有太多意外或新鲜,稳定性是他们的共同特色。

理财致富是“马拉松竞赛”而非“百米冲刺”,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。对于短期无法预测,长 期具有高报酬率之投资,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:先投资,等待机会再投资。

迅速成为富人的八大取胜之道

(一)职业取胜
很多人有一种误解,以为单凭职场打拼无法快速致富,实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某些职业的含金量 越来越高,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权威,快速致富会很容易。另外如果在职场中能够不断晋升,相应的薪酬也会水涨船高。

(二)专利取胜
能够为社会提供的产品越具有适用性、越具有独特的知识技术含量,就越容易成功。从可口可乐到 微软,世界上成功的创富故事很多与专利有关。

(三)套利取胜
拥有一定的资金以后,在不同的投资市场进行套利性质的操作是实现快速致富的捷径之一。前提是 熟悉的投资市场越多越好,由于每一个投资市场其运行基本上都是涨涨跌跌的,所以白领熟悉的投资市场多,就容易抄到底部,资金也会因此而比较安全。

(四)资源取胜
白领应该不断有意识地积累资源。在现代社会中要取得成功,是否积累了丰富的资源是很关键的, 成功的营销人员通常都是很注意培养人脉资源的,要成为一名专家他平时也必然要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。广义上的资源可以包括名气(知名度)、比较独特的技 术、资金、人际关系、物质储备等。

(五)借贷取胜
普通白领要快速致富,必须学会借。除了金钱以外,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借来帮助提早实现自 己的理想。当然借有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,尤其是借资金进行投机风险是很大的,只要注意控制风险,善于利用各种力量的人是较容易成功的。

(六)合作取胜
当机会来临而个人难以把握时,应该采取与他人合作的形式来争取赢利,千万不要因为贪婪而拒绝 合作或者轻易放弃机会。好的发财机会虽然有但是毕竟不会频繁出现,应该珍惜每次机会。

(七)出奇取胜
与大多数人一样地工作一样地思维,并且只有与普通人差不多的生活目标,长此以往再出色的人也 会沦为平庸。能够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者,平时都是有心人,都是善于发现机会并且把握机会者。

(八)资本取胜
通过对全球巨富的研究,可以发现他们往往是资本市场中的长袖善舞者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,是快 速积累财富的诀窍之一。所以当面临公司有上市的可能时,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把公司做大做强。

决定你是富人还是穷人的12条标准

并无什么复杂技巧,最重要的乃是观念。
每个理财致富的人,只 不过是养成了一
般人不喜欢、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,
即投资理财的能力。如此,那些令人困
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“基本标准”的答案:一



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?

如果你所设定的目标是一只鹰,那你可能只射到一只小鸟,
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月亮,那你可能就射 到了一只鹰。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数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缺点,即缺乏野心。他们所追求的只是一种平常、闲适的生活,有的甚至只要温饱就行,即有饭 吃、有床睡,这些就洽谈室了他们一辈子成为不了富人。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做穷人,当他们拥有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时,就会停滞焉,不思进取,得过且过, 没有野心让他们贫穷。

翻开史业,让我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曾有深远影响的人物,拿破仑在军事院校就读时曾立誓要做一 名卓越的统帅并吞并整个欧洲,由此他的勃勃野心可见一班。在院校期间,他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很高的标准,严格要求自己,最终以赏成绩敏一做了名炮兵,开始了 他的霸业之旅。成吉思汗扬言大地是我的牧场,有雄鹰的地方就有我的铁骑,造就了成吉思汗时代。同样,看一下中国近代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,一批不甘平凡勇 于挑战的开潮儿们脱颖而出。借着改革的东风,他们几乎都成了浪尖上的人物,都富裕了。前不久,一些好莱坞的新贵和其它待业几位年轻的富翁就此话题接受电台 的采访时,都豪不掩饰地承认: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,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;某些人宽这所以贫穷,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 ,即缺乏野心。

决定你是富人还是穷人的12条标准

1、自我认知
穷人: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,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,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。
富人: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,而是要做富人,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,这也是他血 液里的东西,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。

2、休闲
穷人:在家看电视,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苦流涕,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。
富人:在外跑市场,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者项目合同。

3、交际圈子
穷人:喜欢走穷亲戚,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,也排斥与富人交往,久而久之,心态成了穷人的心 态,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,做出来的也就是穷人的模式。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,交流着节约技巧,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,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 事,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。

4、学习
穷人:学手艺
富人:学管理

5、时间
穷人: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赚大钱,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赚钱的机会。穷人的时间 是不值钱的,有时甚至多余,不知道怎么打发,怎么混起来不烦。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分钱而气恼不已。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,这就是典型的穷人 思维。
富人: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赚钱,也无论钱挣得的是多还是少,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。富人的 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,是有目的的。富人的闲,闲在身体,修身养性,以利在战,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;穷人的闲,闲在思想,他手脚都在忙,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 几把。

6、归属感
穷人:是颗螺丝钉。穷人以为出身卑微,缺少安全感,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于并依赖于一个团 体,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,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范,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,奔波,甚至迁徙。对于穷人来说,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的工作几 十年,有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,那简直是美得不能再美的理想。
富人: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,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:团结就是力量,如果你不从 属于自己的团体,你就什么都不是,一名不文。.但另一方面,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,培养新人,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掉。

7、投资及对待财富
穷人:经济观点就是少用等于多赚,比如开一家面馆,收益率是100%,投入2万,一年就净赚 2万,对于穷人来说很不错了。穷人即使有钱,也舍不得拿出来,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,也不愿意冒风险,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。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 蛋,蛋生鸡,一本万利……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的脆弱。
富人: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。同样的开面馆,富人们会想,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,如 果有一亿资金,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?要一个一个管理好,大老板得操多少心,累白多少根头发呀?还不如投资宾馆。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,哪怕 收益率只有20%,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

8、激情(能不能干成事,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)
穷人:没有激情。他总是按部就班,很难出大错,也绝对不会做到最好。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,就 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。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,看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:上司表扬了,他会激动;商店打折,他会激动;电视里破镜重圆 了,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,穷人有的只是一种情绪。
富人:燕雀安知鸿鹄之志?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?有这样的激情,穷人终将不是穷人!激情是一种 天性,是生命力的象征,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,才有了鲜明的个性,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,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。

9、自信
穷人: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,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 多的自信,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。
富人:李嘉成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: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,光景好时,决不过分乐观;光景不 好时,也不过度悲观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。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,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。

10、习惯
穷人:有个故事,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。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。可牛要吃草,人要吃饭,日 子难过。穷人于是把牛卖了,买了几只羊,吃了一只,剩下来的用来生小羊.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,日子有艰难了。穷人把羊卖了,买成了鸡,想让鸡生蛋赚钱为 生,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,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,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,这就是穷人的习惯。
富人:根据一个投资专家说,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:没钱时,不管多困难,也不要动用投资和储 蓄,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,帮你还清帐单。这是个好习惯。性格决定了习惯,习惯决定了成功。

11、上网
穷人:去163/sohu/上网聊天,穷人聊天,一是穷人时间多,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 着;富人讲究荣辱不惊,温柔敦厚,那叫涵养,有涵养才能树大根深。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,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,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,多少窝囊气啊,说说都不 行?聊天有理!富人:去****.com上网找投资机会。富人上网,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,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,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 中来。

12、消费花钱
穷人: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,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,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。
富人: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,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,他更在乎产品的质量,比如会买 15元的纯棉t恤,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。
富人是怎样炼就的?
许多人不明白,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?阔佬们究竟拥有什么特殊技能,是那些天天 省吃俭用、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?到底理财致富的条件何在?
说实话,和诸位一样,这些问题长期来也令我不得“要领”。直到前不久我听说这样一个成为亿万 富翁的“神奇公式”,在此与大家分享。


这个“神奇公式”假定有一位年轻人,从现在起每年定期存款1.4万元,享受平均5%的利率, 如此持续40年,他可以积累的财富为1.4万元×(1+5%)×40=169万元。但是,如果这位年轻人将每年应存的钱全部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市场,并假 定能获得年均20%的投资报酬率,则40年后,他能积累多少财富?一般人猜测是在200万元至800万元。然而,“神奇公式”给出的答案是1.0281亿 元!而这个数据,乃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到:1.4万×(1+20%)×40=1.0281亿。试试将这个天文数字与前述平均投资报酬率仅为5%的 定期存款相比,你会发现两者收益的差距达70余倍之巨,多么令人惊讶!

尽管这个“神奇公式”听来很是悬乎———一个25岁的上班族,若依此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, 就能成为亿万富翁。如此,全世界阔佬将遍地都是,一抓一大把。相信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不高,因为一般情况下,没有多少人会将之进行到底。毕竟漫长的40年 里,会发生多少不可预料之事。

显然,“神奇公式”真正的目的,是告诉人们投资理财并无什么复杂技巧,最重要的乃是观念。每 个理财致富的人,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、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,即投资理财的能力。如此,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“基本标准”的答案:一个人 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,不取决于赚了多少,也非一味开源节流,而是取决于如何理财。这便是致富的关键。
由此,我想起另一桩趣闻:20世纪40年代,纽约某银行来了一位妇人要求贷款1美元。经理的 回答是当然可以,不过需要她提供担保。只见妇人从皮包里拿出一大堆票据说:“这些是担保,一共50万美元。”经理看着票据说:“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?”妇 人说:“是的,但我希望允许提前还贷。”经理说:“没问题。这是1美元,年息6%,为期1年,可以提前归还。到时,我们将票据还给你。”虽心存疑惑,但由 于妇人的贷款没有违反任何规定,经理只能按规定办手续。当妇人在贷款合同上签字,接过1美元转身要走时,经理忍不住问:“您担保的票据值那么多钱,为何只 借一美元?即使您要借三四十万美元,我们也很乐意。”妇人说:“是这样,我必须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。而租个保险箱得花不少费用,放在您这儿 既安全又能随时取出,一年只要6美分,划算得很。”一番话让经理恍然大悟。

可见,在我们身边总有人抱怨现实条件不佳,使他们与财富无缘,但为何总有些看似平凡者,却创 造了非凡的业绩?其实,关键在于他们勇于创新,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。正所谓因循守旧者,往往与财富无缘;善于创新者,却能收获更多。想来,这也是理财致富 的条件之一。

(上海金融报)